位置:项目圈项目网 > 反诈防骗

“碳积分”变“吞钱兽”?百万中老年人被坑,绿途APP黑幕曝光!

反诈君 2025-09-22

“国家项目”还是“国家骗局”?一个名为“绿途APP”的平台,正以碳中和之名,行百亿收割之实。

“碳积分”变“吞钱兽”?百万中老年人被坑,绿途APP黑幕曝光!

第一,这场打着国家战略旗号的金融骗局,早已突破商业伦理底线。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,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。绿途APP却将这一庄严国策异化为敛财工具,伪造地方政府红头文件,盗用央企标识,虚构“国家碳积分交易平台”身份。其宣传材料中充斥“政策扶持”“国家战略储备项目”等话术,刻意营造官方背书假象。

“碳积分”变“吞钱兽”?百万中老年人被坑,绿途APP黑幕曝光!

平台宣称“日化收益1.5%”,年化回报高达547%,远超正常投资范畴,已构成典型庞氏特征。所谓“绿色出行积分”,实为无任何实体经济支撑的虚拟数字游戏。这种对国家话语的恶意挪用,不仅侵害群众财产安全,更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,撕裂社会信任基础。

“碳积分”变“吞钱兽”?百万中老年人被坑,绿途APP黑幕曝光!

第二,其运作模式赤裸呈现传销与非法集资的复合型犯罪结构。用户需缴纳数百至数万元不等“激活费”方可注册,形成入门门槛。拉人头层级达12代,上线可从下线投资中持续抽成,具备典型金字塔结构。浙江某区域代理发展下线4863人,非法获利2900万元,暴露出顶层参与者巨额非法所得。

资金提现设置重重障碍:最低额度限制、到账延迟、系统维护冻结,最终通道彻底关闭。更有甚者,平台强制收集用户身份证、户口本、亲属银行卡信息,为后续洗钱及二次诈骗铺路。这种“锁死资金+信息控制”的组合拳,精准服务于资金盘最终崩盘前的集中收割。

第三,心理操控与信息隔离构成其精神控制闭环。平台自建封闭通讯软件“碳语”,模拟微信界面却禁止录屏、禁止外传。每晚七点准时召开“线上课堂”,所谓“导师”鼓吹“绿途系国家保密工程”“上市在即,原始股最后窗口期”。

“碳积分”变“吞钱兽”?百万中老年人被坑,绿途APP黑幕曝光!

虚构“提现成功”案例,安排托儿展示虚假转账截图,制造从众效应。将投资行为道德化,“不拉人即自私”“不参与即错过民族复兴机遇”。河南一名受害者在平台崩盘后仍拒绝报案,坚称“因自己泄密导致国家项目受阻”,足见其洗脑之深。这种对认知系统的全面入侵,已超越普通诈骗范畴,接近邪教式精神控制。

第四,崩盘路径暴露其早有预谋的跨境逃逸计划。所谓创始人“张凯”实为福建在逃传销人员,所谓“哈佛博士”学历系伪造。技术团队常驻迪拜,资金通过地下钱庄流向缅甸、阿联酋等监管薄弱地区。

2024年3月,核心成员集体失联,此前推出“碳中和2.0升级”方案,诱导老用户追加投资,完成最后收割。全国31个省份超百万用户受害,单笔最大损失达2100万元,97.3%参与者本金归零。7月7日莱芜警方发布风险预警,但资金早已跨境转移,追回难度极大。

“碳积分”变“吞钱兽”?百万中老年人被坑,绿途APP黑幕曝光!

这场以“绿色”为名的掠夺,本质是精准狙击中老年群体的系统性诈骗。他们不是不懂防范,而是渴望被需要;不是贪图暴利,而是希望为子女减负。骗子利用信息鸿沟、情感空缺与政策认知偏差,将善良转化为收割的燃料。这不仅是金融安全事件,更是社会治理的警钟。

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,凡涉及“拉人头返利”“静态动态双收益”“国家项目内部通道”的APP,一律视为高危。

请立即检查家中老人手机,及时止损。转发此条内容,或许能阻止下一个家庭支离破碎。守护父母的养老钱,就是守护这个社会最基本的底线。

项目群
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
扫码进群,获取最新项目资讯

标签:绿途

相关推荐

近期更新